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由此带来的对比剂肾病(CIN)也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近年CIN发生率逐渐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PCI手术和需要对比剂的检测开展增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CIN高危人群增多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由此带来的对比剂肾病(CIN)也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近年CIN发生率逐渐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PCI手术和需要对比剂的检测开展增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CIN高危人群增多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由对比剂肾病风险管理中最权威的机构——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协会(ESUR)2006年制定的指南中明确了对比剂肾病的定义,即给药3天内,血清肌酐较基线升高25%或绝对值升高≥0.5 mg/dl (≥44.2 mmol/L),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肾功能的改变。对比剂肾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非少尿性一过性肾功能减退。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PCI术后发生CIN的患者的病死率比未发生患者高4倍,同时会使患者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以及呼吸衰竭、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危险增加。
CIN是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3位最常见原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CIN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的多少相关,肾功能损害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对比剂本身也是CIN的危险因素之一。对比剂通过自身所带的元素对X线产生阻挡作用,造成X线对于富含对比剂的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的穿透力不同,从而达到在X线下的对比显影,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对比剂进入血液后,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产生CIN :一个是渗透压,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发生肾小管的缺血性损伤,并通过炎症反应加剧肾损害;另一个途径是碘对肾的直接化学毒性,不同的对比剂通过结构上的不同保护而有不同的表现。而渗透压效应被认为是对比剂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比剂在肾小管内发生水和Na+/Ca2+重吸收,在局部再次形成高渗是造成肾损害的重要原因。几乎所有的对比剂都可能使患者出现轻微,短暂的肾功能变化。大人群研究发现:使用对比剂后,发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平均为3%。
目前公认的有效的CIN预防措施包括4个方面:首先是分层,对所有使用对比剂的患者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加以识别,特别是“有肌酐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性的患者”;其次是水化,在使用对比剂前大量补液,避免脱水;第三是限量,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比剂剂量最好不超过100 ml;最后一项预防措施就是等渗对比剂的选用,对于高危患者以及估计对比剂用量会超过140 ml的患者来说,最好选用等渗对比剂。
因此,对比剂的选择成为PCI治疗策略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对比剂结构改进的技术路线就是使其渗透压逐渐降低,直至和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从1920年含碘对比剂的发明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对比剂即等渗对比剂。目前世界范围内可用于临床的惟一和血浆等渗的对比剂——碘克沙醇(威视派克)是一种非离子型、双体、六碘、水溶性的X线等渗对比剂,渗透压290mosm/kg·H2O,和正常体液等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CIN发生率。一项随机、双盲、前瞻性的研究(RECOVER研究)结果显示: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商品名:威视派克)比低渗对比剂(碘克酸盐,2倍于人体渗透压)更少发生CIN;渗透压可能是CIN最重要的致病因素;肾损害、糖尿病和使用>140 ml大剂量对比剂的患者,应该使用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另一项比较等渗对比剂(n=1382)与低渗对比剂(n=1345)安全性的,来自16项前瞻、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涉及2727例患者的汇总数据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时肌酐升幅及CIN发生率低于使用低渗性对比剂时,特别是对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P=0.001),以及慢性肾脏病合并糖尿病(CKD+DM)患者(P=0.003)来说,等渗对比剂更加安全。由此,在2007年ACC/AHA ACS指南中已明确指出,对于CKD和CKD+DM的患者来说,等渗对比剂与低渗对比剂相比肌酐值升高更少,CIN的发生率更低,建议优先选用等渗对比剂(图1)。由中国医师协会首次组织,临床多学科专家(心内、放射、肾科)共同参与的对比剂肾病专家共识工作小组形成的《对比剂肾病中国专家共识》中也强调了对比剂选择对于预防CIN的重要性,共识建议具有CIN高风险的患者,最好选用等渗对比剂(图2)。
CIN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急性肾脏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可以显著增加患者死亡率,增加经济和社会负担。CIN一旦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并发症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CIN重在预防,有效地预防和识别CIN对于保护患者的肾脏来说至关重要。但目前临床医生普遍对CIN的认知度不高,CIN的预防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