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首届介入论坛举办恰逢中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刚刚起步,在过去的13年,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能够看到介入论坛伴随着这个学科的进步而茁壮成长我感到非常欣慰
规范发展是历次介入论坛的主旋律
1996年,首届介入论坛举办恰逢中国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刚刚起步,在过去的13年,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能够看到介入论坛伴随着这个学科的进步而茁壮成长我感到非常欣慰。规范化历来是介入论坛的主题,也是本届论坛强调的重点。介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从开始引进、普及,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提高,一直到现在具有这么大的规模,不规范势必影响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影响这个学科的发展。
尽管我国介入心脏病学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我相信这个差距在不断缩小,介入论坛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对推动学科发展功不可没。到目前为止,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总共举办了13届,至今仍然是惟一一个中国医生自我交流、自我提高的全国性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学术大会,在这一点上与其他的一些学术会议是有区别的。中国的心血管介入事业需要发展,当我们在欣赏别人、学习别人的同时,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国内医生互动的平台,自我规范,相互促进,这也是介入论坛一直秉承的自身宗旨和特点。
如何提高介入治疗的效率
规范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的。如何提高介入治疗的效率呢?效率大家都知道,有分子也有分母。我先谈谈分子,分子指的是介入治疗的效果,众多循证医学证据告诉我们,急和重是冠心病介入治疗能够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不急不重的患者不一定要做介入治疗。具体而言,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得益最大,减少死亡效果最明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当强调介入治疗最主要的还是要针对重病人,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而不是用于轻病人、吃点儿药就能好的患者,只有选对患者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效率。从分母上来说,少花钱就能提高效率。少花钱首先要使相关器械便宜,随着国产器械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使用越来越普遍,肯定能达到这个效果。同时,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不断改进,介入器械降价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更多的老百姓将会从中受益。当然,这个问题还与医生有关,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的少用介入器械,能用1个支架的最好不要用2个支架,能用2个支架的最好不要用3个支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之,从社会层面,从行政管理层面,从医生层面,减少分母、减少花费才能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广大基层医院的积极参与是抢救重症、急症患者的重要前提
为什么说基层医院一定要参与介入治疗的发展呢?所有重症、急症都在大医院进行治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中国并不需要或不一定特别需要能做数千例、甚至1万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中心,中国需要的是更多的基层医院能够做最急的、最重的PCI治疗,这些患者也应该是得益最大的。因此,我们希望介入技术得到更多的普及,从政策层面和专业层面都应该有与这种普及相适应的一些措施,介入技术不应被大医院所垄断,只有一些大医院能做,而且仅仅满足于大医院或者专家们才能做这些高难度的、高精尖的手术,我认为不是发展方向,用最简单的、最有效的方法来治疗最重、最急的患者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这样的任务显然不是像北大医院、阜外医院、安贞医院等医院能够完成的,广大基层医院的积极参与是完成上述任务的必要前提,这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也是国家要投入的重点,同时也是我们介入论坛这个平台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对介入过度治疗的再认识
心血管介入治疗不应该单提过度治疗,客观的讲,中国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确实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单就冠心病介入而言,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拿到2010年的数据,但在2009年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总例数已经达到了24万例,这在世界上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了。这么大的规模肯定有一些是不该做的,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但把这个行业贴上过度治疗的标签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就整个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而言,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是同时存在的,尤其是在冠心病治疗上,治疗不足更为突出。过度治疗肯定存在,但绝不是这个行业的主流。我举一个最简单的数字,我开始时已经谈到,PCI对于STEMI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事实上,在2009年完成的24万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病例中,只有1.7万例是STEMI。如果把1.7万例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即根据2009年STEMI的发病率来推算,在全年60万~70万例STEMI中接受PCI只有约3%,也就是说97%的患者应该做急诊PCI但却没有做,这显然是严重的治疗不足,而介入治疗恰恰要在这个领域加快发展,要促进基层发展,促进技术普及。至少要有30%~50%的STEMI患者接受PCI治疗才有可能有效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这才是介入治疗发展的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