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干细胞会]心律失常的生物疗法

作者:  王韶屏王建安   日期:2007/12/28 13:45: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目前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包括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安装起搏器,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药物以及起搏器治疗。这些常规的治疗方法有其局限性:非生理性治疗;破坏性和不可逆性;非选择性治疗带来一些副作用;治标不治本,疗效有限。

来自香港玛丽医院的谢鸿发教授向我们呈现了采用有别于常规

手段的生物疗法来治疗心律心律失常的新景象。

病态窦房结功能不全引起心脏自律性降低。人们正试图通过增加心肌细胞起搏电流If,上调β肾上腺受体表达,增加内向钠离子电流INa和钙离子电流ICa或降低内向整流钾电流Ikir等多种生物干预途径来恢复心脏的起搏功能。有关的研究在动物模型上已经取的了一定的成功。如通过体内转染改造过的HCN1离子通道,可使安装有电子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模型猪左心房产生一个稳定的,儿茶酚胺敏感的起搏心律,从而减少起搏器放电次数。生物起搏器的诞生呼之欲出。

心肌梗死后,起源于梗死边界的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通过转染功能缺失性突变的KCNH2钾通道基因(KCNH2-G628S),可明显延长梗死交界处的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降低猪梗死后心室颤动的发生,且没有致心律失常等其它副作用的发现。分子消融恶性心律失常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对于一些折返性心律失常,通过导管将一种聚合物注射至相应部位,比如His束。由于该聚合物可以在注射局部产生炎症,导致疤痕产生,从而达到生物电隔离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改变局部连接蛋白Connexin43的表达来调节传导速度。

对骨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心室疤痕纤维母细胞进行特定的基因改造,通过导管介入的血管内、心肌内注射等方法也可以部分修复损伤心肌的电活性。

总之,目前心律失常治疗上的不足,推动了生物治疗的发展。分子和干细胞生物学,以及组织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物学解决方法来替代或调节心脏的自律性和传导性。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