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进展

作者:  张奎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日期:2009/12/16 10:41: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是心性猝死的主要原因。美国、西欧每年猝死人数均达30万/年。频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不仅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同样也可见于心脏结构正常的人群。此类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我们称之为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尽管多数预后是良好的,但少数患者依然有猝死的潜在风险,有资料显示,发生在医院外猝死幸存者的5%-10%为无器质性心脏病和体表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原发性室颤所致。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

    四.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消融阜外开展情况

    根据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千例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消融资料分析能够反映消融治疗技术的进展变化。病例选择由特发性单形持续性室速、反复单形性室速(RMVT)到频发性室性早搏,成功消融病灶由左室间隔部、右室流出道的经典起源部位到近乎所有非典型起源部位(左室流出道、游离壁、邻希氏束、房室瓣环等)及内膜深层或心外膜病灶。年消融数量占消融病例总量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年消融例数已达200例以上。消融成功率90%左右。

    五.特发性室颤

    心脏性猝死的年轻生存者,10%以上心脏骤停的原因为特发性室颤。特发性室颤因未发现心脏结构异常而称之。离子通道研究进展已将LQTS、 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归属为遗传性疾病。通常采用Ia类药物+ICD治疗,目前已有消融治疗尝试。室颤消融极具挑战性,正常心脏的室速室颤发作机制已被证实源自浦肯野纤维系统,由室早诱发。此类占可成功消融的大部分。由于触发灶为室性早搏,消除相关的高危室早可达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外均有针对特发性室颤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临床研究报道,表明治疗具有可行性和预防的疗效。某些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如长QT综合征及Brugada综合征也有国内外学者正在进行射频消融的有益尝试。

    六.室性早搏消融

    室早是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正常心脏者预后大多良好,但对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消融治疗的高成功率和安全性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根治方法使消融适应证拓宽。对符合指征的此类患者应建议首选治疗。室早消融指征:频发室早>1万/24hHolter有明显自觉症状/药物无效或不愿服药希望根治者。非频发的室早、无症状者不属适应征。

    总之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已取得巨大进展,特别是特发性心律失常。根治治疗策略作为首选。尽管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消融疗效尚不理想,新型标测技术和消融器械的进步已使目前消融治疗达到既往难以预想的水准,今后的发展可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技术还会进一步提高与不断完善,临床应用更为普及的前景应有信心。此外基因与细胞移植治疗也为今后带来光明。我国人口众多,心脏结构正常人群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因此在临床医师中普及对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危害的认识及消融治疗技术进展的了解有助使更多符合适应征的患者得到最佳治疗建议,从而造福病人 。
 

上一页  [1]  [2]  

版面编辑:李雅峰



室性心律失常消融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