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高血压降压目标一直是热点问题。2020年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ISH 2020)明确推荐,基本降压目标值为降幅至少20/10 mm Hg,最好<140/90 mm Hg;而最佳血压目标值为<130/80 mm Hg。
编者按:近年来,关于高血压降压目标一直是热点问题。2020年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ISH 2020)明确推荐,基本降压目标值为降幅至少20/10 mm Hg,最好<140/90 mm Hg;而最佳血压目标值为<130/80 mm Hg[1]。该推荐是基于怎样的证据与考量?临床实践中怎样优化降压方案以实现强化达标?本刊特邀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苏国海院长进行详细阐述。
一、降压目标值多少为佳?强化降压是主流,目标<130/80 mm Hg
降压目标值多少合适?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标准化与个体化均需兼顾。通过对美国、欧洲及中国最新指南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各指南在人群细分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强化降压仍是主流,目标<130/80 mm Hg。其中,美国指南(ACC/AHA 2017)[2]最为干脆,推荐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均为<130/80 mm Hg,起始强化,一视同仁。欧洲指南(ESC 2018)[3]和中国指南(CHL 2018)[4]则建议细分人群和分两步走: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 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 mm Hg。
也就是说,在ISH 2020之前,各大指南均在不同程度上对降压目标值做了更为积极的推荐。ISH指南则再次明确,最佳标准的降压目标值为<130/80 mm Hg(表1)。
表1. 各大高血压指南的的降压目标比较
二、Why?强化降压获益更多: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ISH指南之所以推荐130/80 mm Hg为最佳降压目标,是基于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其中,SPRINT研究对于推动强化降压起到了关键作用。2015年其结果首次发表,证实与传统降压目标(SBP<140 mm Hg)相比,强化降压(SBP<120 mm Hg)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卒中、心衰或心血管死亡)风险25%(P<0.001,图1),降低全因死亡风险30% [5]。2019年对SPRINT研究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当以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肌梗死、卒中或心血管死亡)为终点时,结果再次证实强化降压可显著降低MACE风险达38%(P<0.05),降低全因死亡风险40%(P<0.05)[6]。
图1. SPRINT研究证实,强化降压更多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此外,荟萃分析证实,与常规治疗相比,SBP目标值<130 mm Hg或DBP<80 mm Hg可带来更全面的心脑血管获益,包括显著降低卒中、冠心病、心衰、心血管死亡以及全因死亡风险(表2)[7]。目前充分证据显示,强化降压可带来多种临床获益,这也正是指南为何推荐降压目标<130/80 mm Hg的根本原因。
表2. 强化降压至<130/80 mm Hg带来全面心脑血管获益
三、How?优选降压方案:“A+C SPC”助力快速达到<130/80 mm Hg
研究发现,无论采用哪种降压药物,最多1/3的患者可通过单药治疗来实现血压控制,换言之,多达2/3的患者需要联合治疗才能降压达标[8]。联合治疗同时应用不同机制的药物,较单药治疗更显著降低血压。研究证实,起始联合治疗可更早实现血压达标,并带来更多心脑获益[9]。调查研究发现,在众多联合方案中,ARB+CCB联合治疗的降压达标率最高[10]。
ISH指南推荐的理想方案为使用单片复方制剂(SPC),且第一步就优选A+C SPC。我国指南也推荐A+C为优选的联合治疗方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是ARB+CCB强强联手的黄金组合,多重机制协同降压,不良反应更少。作为全球第一个ARB/CCB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已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大量研究证实,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强效、快速达标,1级高血压达标率达92.5%(图2)[11],治疗2周即可达标[12]。因此,A+C SPC作为优选降压方案,可助力高血压患者快速达到<130/80 mm Hg的目标。
图2. PEAK研究证实,缬沙坦氨氯地平片降压达标率高
四、结语
综上,强化降压可进一步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及死亡风险。从目前各大指南来看,强化降压为主流,目标<130/80 mm Hg。A+C SPC方案强效且安全,是指南推荐的优选降压方案,可助力快速实现<130/80 mm Hg。
参考文献
1. Unger T, et al. J Hypertens. 2020; 38(6): 982-1004.
2. Whelton PK, et al. Hypertension. 2018; 71(6): e13-e115.
3. Williams B, et al. Eur Heart J. 2018; 39(33): 3021-3104.
4.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19(1): 14-44.
5. SPRINT Research Group, et al. N Engl J Med. 2015; 373(22): 2103-2116.
6. Tsujimoto T, Kajio H. Hypertension. 2019; 73(2): 415-423.
7. Thomopoulos C, et al. J Hyperten. 2016; 34(4): 613-622.
8. Morgan TO, et al. Am J Hypertens. 2001; 14(3): 241-247.
9. Gradman AH, et al. Hypertension. 2013; 61(2): 309-318.
10. Roas S, et al. Int J Gen Med. 2014; 7: 549-556.
11. K?z?l?rmak P, et al. Turk Kardiyol Dern Ars. 2013; 41(5): 406-417.
12. Ke Y,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0; 26(7): 1705-1713.
专家简介
苏国海 教授
济南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二级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健康管理协会心血管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起搏与心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起搏与心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预防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及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