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CE研究:心脏起搏以避免心脏扩大
目的:确定对于心动过缓和正常射血分数(EF)的患者,双腔起搏(BiV)还是右室心尖部(RVA)起搏保护LV收缩功能并且预防LV重构。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10-01-27
-
严毓勤教授谈多重危险因素控制
《国际循环》:“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CCEP)自20004年实施以来,经过5年的努力,临床医生特别是心内科医生,对高血脂的危害越来越重视。而目前心内医生对IGT/餐后血糖和...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10-01-25
-
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流程的演变
宽QRS波心动过速(WCT)是内科医师,特别是在急诊室工作的医生经常面临的一个难题。对它的正确诊断,不仅有助于治疗,且对患者的预后判断与进一步处理亦有重要意义。绝大多...
作者:黄元铸陈大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布于:2010-01-15
-
心外膜室速的导管消融
摘要:起源点的不同决定了心外膜室速存在的必然性,通过体表心电图可初步识别心外膜室速的特征,心包穿刺途径是标测和消融心外膜室速的主要手段,其并发症主要是心包出血,...
作者:杨平珍王培宁广东省人民医院
发布于:2010-01-15
-
与传统右室尖部起搏相比,右室间隔部起搏改善心室活动不同步参数
右室间隔部起搏在保持双心室活动同步性方面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证据越来越多,但其长期随访资料尚缺如,此外,电极最佳植入部位的选择与长期起搏有效性等问题亦有待进一步...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10-01-15
-
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处理
目的 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的囊袋并发症,寻找其原因,探讨处理对策,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 系统回顾性总结我科26年中1368例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囊袋并发症。...
作者:齐书英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
发布于:2010-01-13
-
心房颤动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自1909年人类认识心房颤动以来,心房颤动的治疗经历了仅着眼于转复心房颤动本身的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直流电转复以及外科迷宫手术等单一治疗,发展到针对心房颤动的病理基...
作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刘凡
发布于:2010-01-12
-
房颤之抗凝博弈:左心耳封堵举“卒”轻重?
编者按: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卒中发病率,但是由于易合并严重出血等并发症,临床应用困难重重。因此,积极研究开发其他安全有效的治疗...
作者:马长生刘冬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发布于:2010-01-08
-
老年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75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患病率约12%,而所有房颤患者中有53%在75岁以上。房颤所导致的血栓栓塞并发...
作者:吴书林薛玉梅广东省人民医院
发布于:2010-01-04
-
2009心律失常学年度评说
2009年心律失常学领域一大批新的研究成果陆续公布,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佐证。盘点2009,各项研究精彩纷呈,介入心脏电生理学方面的研究依然在心律失常领域中最有活...
作者:杨延宗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发布于: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