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从分子水平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李建军

作者:  李建军   日期:2006/9/30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动脉粥样硬化的遗传学问题、基因组学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最近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中,提出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基因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的遗传学问题、基因组学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最近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中,提出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基因的作用。它是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特殊基因,MMIF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未来分子干预的靶目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巨噬细胞基因以及其他相关基因表达增强,MMIF基因检测将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如果巨噬细胞表达某种特殊的可检测的基因,就可以对这种基因进行标记,从而检测斑块中巨噬细胞含量的多少,判断是否是易损的斑块。

    基因在同一病变或不同的状态下在斑块中表达的情况是未来我们的研究方向之一。比如在临床中应用支架,要针对病变的特点来选择。本届ESC/WCC会议涉及了巨噬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特定基因群的研究,这些基因群既是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靶目标,也可以用于诊断。 目前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非特异性、炎症性的疾病,我们要从炎症角度、免疫调节方面来寻找它的病因,从而寻求解决方法。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非常早,但显现出来相对较晚,原因是血管明显阻塞足以引起临床如胸闷、疼痛等症状后患者才来就医。其实硬化斑块一直在缓慢增长,我们要找到早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关键环节并阻断它,这可能会带来病因学上的突破。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生,红细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尚未被认识的幕后策划者,与斑块破裂有关。斑块破裂后,残留在斑块中的红细胞碎片成份可以吸引血脂的有害成份,促进局部炎症,这是本届会议的一个亮点,以前很少人知道这方面的相关信息。会议的另外一个亮点是“缺血适应”。“缺血预适应”是指几次短暂的心肌缺血能保护长时间冠脉阻塞所致的心肌损害,是心肌内源性保护。“缺血后适应”是个新的概念,短期缺血后立即进行再灌注能减少损伤面积,此现象被称为“后适应”。这些概念对临床治疗、药物研发都具有指导意义。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动脉粥样硬化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