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报告为ESC与ACC的联合会议。心衰与房颤是目前广泛流行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快速上升,新发房颤的年发病率为2~5%,而房颤患病率与心衰患者的NYHA分级密切相关,两者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房颤在心衰患者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上升,并作为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Framingham试验中约为1.5-1.9倍)。心衰引起房颤主要是由于其机制的改变,由神经激素机制变为电机制;而房颤引起心衰则主要是由于其失去了正常的房室结传导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
本次报告为ESC与ACC的联合会议。心衰与房颤是目前广泛流行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快速上升,新发房颤的年发病率为2~5%,而房颤患病率与心衰患者的NYHA分级密切相关,两者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房颤在心衰患者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上升,并作为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Framingham试验中约为1.5-1.9倍)。心衰引起房颤主要是由于其机制的改变,由神经激素机制变为电机制;而房颤引起心衰则主要是由于其失去了正常的房室结传导及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
第二位报告者,来自荷兰的Harry Crijns教授讲述了房颤的治疗,并认为心衰患者发生房颤后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然而,房颤的逆转可以引起心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心室功能的重构。当药物治疗失败时,可给予介入治疗进行干预包括房室结消融、右心室起搏,目前常用的双心室起搏或肺静脉隔离术。上述介入治疗方法均有效,但其长期疗效尚不明确,对于肺静脉隔离术及进一步研究目前势在必行。
Ezekowitz博士(美国)对药物疗效进行了评估,许多药物有效,但仍有许多药物无明显效果,尤其对于控制节律方面效果不明显(如dronedarone)。部分药物正在进行试验验证其是否可用于预防卒中,目前共有十四种药物进行试验,然而,这些药物在通过最后的临床对照研究后12个月之前并不会面世,这就意味着从目前开始计算至少尚需2~3年。
编者按
这一报告在2008ESC会议上提出,由作者自行完成,并不代表ESC的意见。
翻译:章轶琦 上海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