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JACC:近红外光谱分析可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结局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4/12/31 13:24:31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ATHEROREMO-NIRS亚组研究显示,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的有中度脂质核负荷指数发生率的冠心病患者,1年时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4倍。

   ATHEROREMO-NIRS亚组研究显示,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的有中度脂质核负荷指数发生率的冠心病患者,1年时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4倍。

 
  荷兰伊拉斯莫斯医学中心和心血管研究所Rohit M. Oemrawsingh和同事在203例冠心病患者中观察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长期预测价值。根据研究背景,近红外光谱分析可识别富脂质核斑块,进而可通过脂质核负荷指数进行定量。研究者对因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血管造影的患者,同时对其非罪犯冠状动脉进行侵入性近红外光谱扫描。
 
  研究显示,1年时患者的主要终点(全因死亡、非致死性ACS、卒中和计划外的血运重建的复合事件)发生率为10.4%;平均脂质核负荷指数=43和<43的患者中,1年时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16.7%和4%(校正HR 4.04;95%CI:1.33~12.29)。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ACS患者中脂质核负荷指数和主要终点的关系相似(P值异质性=0.14)。脂质核负荷指数≥43与<43和预设次级终点也有相似关系:全因死亡或非致死性ACS(8.8% vs. 1%;P=0.01),全因死亡、卒中或非致死性ACS(11.8% vs. 1%;P=0.002),全因死亡、非致死性ACS或计划外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3.7% vs. 4%;P=0.014)。
 
  “我们的发现提示,近红外光谱成像识别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无法检测到的非罪犯血管脂质核斑块,可作为评估大冠状动脉分支血管易损性的可行工具。”Oemrawsingh指出,“这一研究者主导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似乎很有应用前景,但任何结论被考虑可能对未来具有临床意义前都应在更大样本量研究中行外部验证,这是先决条件。”

版面编辑:宁梦曼  责任编辑:侯丹丹



近红外光谱冠心病心血管结局ATHEROREMO-NIRS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