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心脏骤停后亚低温如何降?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5/7/3 16:15:31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心脏骤停后亚低温治疗是唯一可改善神经系统预后的治疗,但降温方式并未有研究进行比对。

   心脏骤停后亚低温治疗是唯一可改善神经系统预后的治疗,但降温方式并未有研究进行比对。ICEREA随机对照试验的最新结果显示,院外心脏骤停的两种目标温度管理(TTM)策略的主要临床结局并无差异。

 

  研究者法国Lariboisière医院的Nicolas Deye及其同事从法国18个重症监护病房入选2006年11月至2009年9月间的400例曾院外心脏骤停的患者,将其分为血管内降温组(n=203例)和基础外部降温组(n=197例)。三个月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结局无显著差异,但血管内降温组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更短,能更好地维持目标低温。具体来说,血管内降温组与外部降温组的生存率分别为41.9%和38.1%,随访28天时无严重神经损伤的生存率分别为36%和28.4%,均无显著差异。与外部降温组相比,血管内降温组随访3个月时神经结局改善者比例及无后遗症累积生存率均呈增高趋势,但均未达显著统计学差异;出现至少一种轻微副作用者比例更高(P=0.009),但不增加治疗性低温相关死亡风险。可喜的是,与外部降温相比,血管内降温有助于将时间集中用于干预本身,从而有助于减少护的工作量。此外,虽然随访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温度值并无差异,但3个月时有出现差异的倾向。综上可见,血管内降温似乎能够更有效、更好地达到33°C的目标温度,有助于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但也会显著增加治疗相关轻微副作用。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Kees H Polderman评论认为,该研究首次对两种基本降温方法进行了直接的对比分析,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应用额表面降温装置并非最新最强力的装置及失访率较高)。若研究未出现失访的话,可能其结果就能达到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的意义在于提示,采用现代降温技术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温度控制,并有改善神经结局的趋势。

 

  原文标题:ICEREA: No Outcome Differences Between Endovascular, External Temp Management After OOH Cardiac Arrest

版面编辑:宁梦曼  责任编辑:徐竞鸥



心脏骤停亚低温神经预后血管内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