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心脏病学大会2020暨亚洲心脏学会大会2020(GW-ICC/AHS)于10月19日线上盛大开幕。国内外心血管大咖齐聚云端,共铸学术“心长城”,共同探讨心血管领域最新学术进展,碰撞观点、交流心得。
编者按:长城心脏病学大会2020暨亚洲心脏学会大会2020(GW-ICC/AHS)于10月19日线上盛大开幕。国内外心血管大咖齐聚云端,共铸学术“心长城”,共同探讨心血管领域最新学术进展,碰撞观点、交流心得。本刊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就心脏瓣膜病的相关问题进行专访。
《国际循环》:我国主动脉瓣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是什么?
吴永健教授:目前,我国主动脉瓣疾病尚无人群调查,即人群主动脉瓣疾病的发病情况尚不清楚。因为动脉瓣疾病必须通过超声才能明确诊断,而大规模从人群中调查主动脉瓣的发病率非常困难。欧美国家不同年龄的主动脉瓣疾病发病率存在差异,中国不同时代也有所不同。例如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主动脉瓣疾病主要为风湿性原因所致,现在逐渐转变为以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变为主,因此,时代不同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不同。
按照年龄分析,<50岁的大部分患者主要为瓣膜关闭不全。≥65岁的患者主要是退行性改变。总之,随年龄增加,主动脉瓣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尤其是≥75岁的人发病率骤然增加。因为瓣膜经过一生七八十年的搏动后,开始逐渐衰退,≥80岁的人发病率大概是<70岁人的4~5倍。
我们国家现在已开始筹备一项大规模研究,即研究老年人的主动脉瓣疾病发病率,预计2021年进行整个人群的疾病发病情况研究,届时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人群中调查。西方国家10年前的调查显示,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左右。中国的发病率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发展,主动脉瓣疾病的发病率也将不断增加。另外,从医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即住院患者来看,中国主动脉瓣疾病的发病率占10%~15%,二尖瓣疾病更多,但更多为功能性病变。
《国际循环》:我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开展现状如何,与欧美国家相比有何不同?
吴永健教授:TAVR最早主要应用于不适合外科手术和外科极高危患者,但近年来,随着器械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已逐渐用于外科低危患者,即如果为≥65岁的患者,无论外科手术还是TAVR,效果同样好,甚至TAVR更好。因此,TAVR是整个心脏病介入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项技术,也是大家最看好的一项技术。中国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2019年国外瓣膜开始不断进入中国,进行上市前研究。目前为止,与国外相比,中国虽起步晚了8~10年,但近两年呈现快速发展状态,甚至在某些领域已赶上欧美国家。例如在二叶瓣和一部分复杂疾病的操作方面,中国并不差于国外。
中国现在在人工瓣膜的设计和创造方面,已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因为中国老年患者二叶瓣较多,钙化较重,造成中国现在主动脉瓣TAVR手术与西方国家不同,在技术领域也有所不同,我们提出很多新观点。因此,这两年我们在努力缩小和西方国家的距离,并在部分领域和西方国家持平,甚至领先于西方国家。另外,中国的TAVR手术数量要比西方国家少很多,美国一年大概有三四万病例,我们国家一年只有三四千病例。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现在很多医院还未开展TAVR技术;二是中国老龄化的程度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75岁的老人占很大比例,而中国需10年后才可达到西方国家这一比例,TAVR例数也将和西方国家持平。中国现在主动脉瓣TAVR手术已有近200家医院开展,大概30家医院能独立完成手术,其他医院还需上级医院的帮扶才能开展。预计在未来3~5年,中国将有300~400家医院开展这项手术。
《国际循环》:在临床实践中,对TAVR适应证的把握需遵循哪些原则?
吴永健教授:现在对TAVR适应证的掌握随时间在不断改变,例如2017年前,TAVR只适合极高危和高危的患者;2017年,TAVR适合中危患者;2019年,TAVR可用于低危患者。因为TAVR技术发展迅速,其适应证不断改变。但年龄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无论高危还是中危患者,一定要考虑瓣膜的耐久性问题,一般生物瓣膜10年左右的使用时间,因此,年龄掌握在65岁或70岁以上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原则。
另外,还要掌握的指征是解剖结构,包括入路解剖结构,即从穿刺处一直到升动脉;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瓣膜大小、钙化程度,冠状动脉的高度,瓣叶的长度,流出道的情况等,这些是否适合TAVR都要考虑。并非每个病例都适合TAVR,例如一部分解剖结构特异的患者并不适合TAVR。在此,特别要提醒全国同道的是,虽然现在TAVR是发展最快的一项技术,同时适应证不断从高危向低危患者发展,但鉴于中国瓣膜还未进入医保,对一个家庭来说仍是一巨大负担,尽管可应用到低危患者,但仍要考虑年龄因素。同时,还要特别考虑患者的局部解剖结构,术后是否能达到很好的结果等。
专家简介
吴永健,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冠心病中心副主任、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结构心脏病一病区主任。阜外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厦门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北京第一康复医院心肺康复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冠心病和老年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及其相关研究。国家卫生健康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主要负责人。中国第一代TAVR人工介入心脏瓣膜VENUS-A主要临床研究者之一。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研究(CHINA-DVD)牵头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经导管瓣膜性心脏病创新治疗技术项目的首席专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北京市重点课题2项、首都发展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1项、参与2项。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ACC、Circulation Research等发表100余篇论文。曾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结构性心脏病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结构心脏病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学会心脏介入与康复分会候任主委、世界中医药协会联合会心脏康复分会主委。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美国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委员(FSCAI)、美国心脏病学院委员(FACC)。《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编委。
首届首都金牌好医生、第二届国家名医和第三届白求恩提名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