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孙玉喜 刘 莹
编者按:近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莹教授团队在ESC Heart Failure上发表文章,旨在阐明H2FPEF评分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测价值。《国际循环》特邀刘莹教授、孙玉喜博士深入解读。
前言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临床表现,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2016年欧洲心脏病协会颁布的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将EF≥50%定义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HFpEF是异质性很强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患病检出率逐年升高,目前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也没有明显改善其预后的治疗方案。
2018年Circulation提出了一种便捷的HFpEF诊断工具,即H2FPEF评分(H 肥胖BMI≥30 kg/m2、≥2种降压药物各1分,F 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3分,P 肺动脉压力>35 mm Hg 1分,E 年龄>60岁1分,F 峰压即多普勒超声心动图E/e’>9 1分;共9分,图1),根据此评分可以对呼吸困难的人群进行HFpEF的诊断性评估,该评分每1个单位得分增加,HFpEF的几率加倍(OR=1.98;95%CI:1.74~2.30;P<0.0001),曲线下面积为0.841(P<0.0001)。H2FPEF评分0~1分可以排除HFpEF,评分2~5分需要进一步检查,评分6~9分高度怀疑为HFpEF。目前针对该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尚未有研究,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针对HFpEF的患者,评估H2FPEF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
图1. H2FPEF评分
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入选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采集,包括临床相关病史、临床用药情况,收集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根据H2FPEF评分将入选的患者分为3组:低分组(H2FPEF 0~1分);中分组(H2FPEF 2~5分);高分组(H2FPEF 6~9分)。比较三组之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观察的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率和心衰再住院率。
结果
01、基线资料
本项研究一共纳入476例HFpEF患者,其中低分组有47(9.9%)例,中分组有262(55.0%)例,高分组有167(35.1%)例。研究结果发现与低分组和中分组的病人相比,高分组的病人年龄更大,房扑/房颤的比例更高,既往心肌梗死的比例更低,服用ACEI、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以及地高辛的比例更高。而中分组的病人有更高的收缩压,糖尿病以及心功能III/IV级的比例也更高。实验室检查显示高分组的病人尿酸水平最高,甘油三酯的水平最低。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高分组病人房颤的发生率更高,且三组病人房性期前收缩和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超声结果显示高分组病人有更高的右室流出道厚度、右室内径、左心房内径、肺动脉内径、E峰以及E/e’(表1)。
表1. 根据H2FPEF评分分组的患者基线特征
02、随访结果
经过27.5个月的随访,63个患者死亡,311个患者再住院。其中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3(6.4%),39(11.1%),31(18.6%);再住院率分别为:28(59.6%),159(60.7%),124(74.3%)。三组病人的死亡率在出院后24个月开始出现差异,在出院36个月后差异更加显著(图2);三组病人的再住院率在出院后的24~36个月有显著差异(图3)。
图2. 三组病人的死亡率
图3. 三组病人的再住院率
03、回归分析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HFPEF病人中,H2FPEF评分是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HR=1.5,95% CI:1.23~1.723,P<0.0001)。经过校正,与低分组相比,高分组病人的死亡风险更高(HR=6.35,95% CI:1.48~27.22,P=0.013),而中分组病人与低风险病人的死亡风险并没有统计学差异(HR=2.36,95% CI:0.55~10.15,P=0.247)(表2)。此外,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2FPEF评分也是再住院率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HR=1.15,95% CI:1.08~1.22,P<0.0001)。同样地,高分组病人的再住院率显著高于低分组病人(HR=2.06,95% CI:1.35~3.14,P=0.001),而中分组病人和低分组病人的再住院率并有显示出统计学差异(HR=1.42,95% CI:0.95–2.12,P=0.092)(表3)。
表2. HFpEF患者全因死亡率的Cox回归分析
表3. HFpEF患者再住院率的Cox回归分析
04、ROC曲线
通过ROC曲线评估H2FPEF评分对HFpE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在对年龄和心功能进行校正之后,H2FPEF评分曲线下面积(AUC)对全因死亡和再住院的预测值分别为0.67(95% CI:0.60~0.73,P<0.0001)和0.59(95% CI:0.54~0.65,P=0.001)。H2FPEF评分在5.5分临界值处的对应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分别为敏感性为68.3%,特异性为55.4%;敏感性为50.5%,特异性为66.7%。
图4. ROC曲线评估
总结
在PARALLAX研究结果公布之前,尚没有药物被证实能够有效改善HFpEF患者的预后,也缺乏评估其预后的工具。本项研究证实了H2FPEF评分不仅是一项便捷的HFpEF诊断工具,也能够有效的评估HFpEF患者的预后。评分越高,HFpEF患者的死亡和再住院风险更高。
专家简介
刘 莹,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与结构性心脏病科主任。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心力衰竭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辽宁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大连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孙玉喜,博士生在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硕士期间撰写的“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所致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发表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发表在《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博士期间撰写的“Predictive values of H2FPEF scor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已经被《ESC Heart Failure》收录;参与撰写了《规范化抗凝门诊实用手册》以及clinical Cardio-Oncology的中文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