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第四届ACC.14 China Chapter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由胡大一教授和ACC候任主席(2015年)Athena Poppas教授共同主持。本届会议主要介绍中国临床研究报告。来自中国的姜垣教授、赵冬教授、杜昕教授、郭小梅教授和孙艺红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姜垣教授在“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现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9700万糖尿病患者、3300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1.2亿肥胖患者,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且影响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仍广泛流行:我国有3亿人在吸烟,80%的家庭人均食盐摄入量超标,18岁以上成人经常参加身体锻炼比例仅11.9%。如果不采取措施控制慢性病,必将阻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卫生部等15个部门发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明确了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并提出将健康带入各项公共政策的发展战略、慢病预防控制的量化指标、政策保障及开展工作的重点。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指南与临床实践间存在较大差距。临床路径的应用是否能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杜昕教授在“ACS的临床路径”报告中,介绍了中国ACS医疗质量提高行动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及医疗质量提高障碍分析。分析显示,早期干预组推荐药物的应用率显著提高,而其他指标,包括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入院到溶栓时间、低危患者接受功能检查比例、高危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比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率等均无显著改善。深入访谈提示5个障碍可能影响临床路径发挥作用:①领导对医疗提高项目的重视程度;②临床服务能力和提高医疗质量的资源;③担心患者投诉;④医疗费用的限制和较高的自费比例;⑤患者相关因素。尽管全球推崇应用临床路径提高ACS治疗质量,但如果没有同时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临床路径的常规应用并不会显著提高医疗质量。进一步大规模临床研究对医疗政策制定有重要价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艺红教授报告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时代的中国心房颤动(房颤)卒中预防”。尽管中国近期研究显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比例有大幅提高,但很多高危患者未抗凝治疗,且有半数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2013年中国房颤全国多中心注册研究显示,抗凝治疗率虽增加,但华法林治疗患者INR控制情况仍较差,仅30%患者INR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中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低的原因,部分与华法林局限性有关,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与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少,固定剂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等。新型口服抗凝药的3期临床研究均分别入选数百例中国患者,结果显示安全性和疗效与全球数据相当。但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剂量仍有争议,在中国还需积累更多经验或上市后研究。目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价格较高,在特殊人群中使用也需更多数据,如严重肾功能不全、合并冠心病等。需指出的是,中国瓣膜病房颤患者还有相当比例,在现阶段,仍需提高华法林治疗质量,提高INR达标率。